想起石刻博物馆,最先映入脑海的便是那座精美绝伦的金刚宝座塔。在写字楼林立的白石桥地区,透过摇曳的树影猛然看到它,真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视觉冲击力。再回忆一下,便是佛塔旁边偶遇的两个小姑娘,在历史的墓碑中,她们露出一丝稚嫩的微笑。再回忆一下,便是博物馆的留言簿,上面的留言不外乎两种:其一是称赞石刻博物馆好得无与伦比,乃是全北京城最值得一看的地方;其二是称石刻博物馆难找无比,堪称全北京城最难找到的地方,两种评价全都名副其实。我从北邮出发,由高梁桥斜街转到气象路,经过动物园北门,钻进传说中的五塔寺村。这个城中村依然保持着北方农村的大概模样,粮油商店都是一派上世纪的风格。在狭窄的村路上绕来绕去,终于走到了动物园北门外的那条高粱河。小河边杨柳轻拂,水鸟低飞,但美景之中却怎么也找不到石刻博物馆的招牌。稍一不注意,便窜到了中关村南大街,顿时车流滚滚乌烟瘴气。掉头回来,找了个老奶奶打听,终于找到了“真觉寺”的牌匾。
关于金刚宝座塔,相传是永乐年间印度僧人献上图样,永乐大帝下旨开建,直到成化九年才建成的。在中国林林总总的寺院塔林中,这尊金刚宝座塔凭着令人惊艳的印度风格显得卓尔不群。真觉寺也叫五塔寺,就是得名于这尊宝塔。原本整个寺院都是为了它修建,但差不多尽数毁于战火了,倒只剩宝塔安然无恙,够传奇的吧。
这座金刚宝座塔用汉白玉建造,周身布满雕刻,由于氧化而呈现出淡淡的橙黄色。五座密檐的方塔中,正中的一座高十三层,四角每座高十一层。中塔的正南有一座两层檐的琉璃罩亭,阶梯的出口就在里面,罩亭顶上有一蟠龙藻井,这是皇家寺院的标志。
1961年,真觉寺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后来被辟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。整个寺院用于露天展放北京出土的历朝历代的精品石刻,每一座石碑每一尊石像都是历史曾经踩下的脚印。
就在这些压得人几乎透不过气来的历史中,我突然发现了两个可爱的小姑娘,透过一连串的石门石拱,她们的笑脸恰好完美无缺地进入了我的镜头。
除了露天展区,石刻博物馆还有很大面积的室内展区,主要陈列一些资料、照片以及比较精细的石刻工艺品。北京的位置大概算是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界的区域,历史上有N多不同的民族曾经在此生活,所以遗留下来的工艺品也是花样繁多风格迥异,仔细看看还是挺长见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