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广会馆-北京戏曲博物馆

(2008-8-1 12:41:07)

2004年7月10日,虽然已经过去4年了,但我的印象依然深刻。并非因为我在那天参观了湖广会馆,而是因为那天的一场大暴雨。那场雨把北京城蛛网一样的公路变成了蛛网一样的水渠;汽车摇身一变成了汽船,全在水里浮起来了。此言绝不夸张,我宿舍同屋的GG开车去逛商场,逛出来发现自己家的车消失了,漂得到哪去了都不知道……而我就在如此的一场大雨中,坐在湖广会馆里美滋滋地听了一场戏,京剧《乌盆记》。雨声、钹声、京胡声、钟馗的叫板声,混在一起好不热闹。其实我也并非去听戏的,通票上只写了这里是个戏曲博物馆,哪想到还有个大戏楼呢。据说持博物馆票的游客进大门后只准向右转,不过我误打误撞向左转,钻进戏楼,钻进后台,也没人阻拦,真是狗屎运啊!

湖广会馆 大门

湖广会馆 后台

《乌盆记》大概说的是这么回事:南阳缎商刘世昌结账回家,行至定远县遇雨,借宿窑户赵大家。赵见财起意,用毒酒毒死了刘世昌,然后将他的尸体烧成了一个盆,就是“乌盆”。此事本来神不知鬼不觉,但后来鞋工张别古向赵大讨欠款,赵大就把乌盆给他抵帐了。刘世昌的鬼魂借着乌盆向张别古诉冤,张别古就代他向包拯告状,包公就把赵大抓来乱棍打死了。

湖广会馆 乌盆记

湖广会馆 乌盆记

我从来没听戏的耐心,但唯独这次竟然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听完了。现场的感觉的确不一样,各种乐器之间的差别与搭配,演员唱腔的微妙变化都能听得到,这与在电视里看戏是完全不同的。尤其是京剧演员的中气都很足,不用扩音设备也相当轻松,这种“质感”是我从来不曾体会过的。

听了半天京戏,博物馆反倒成了副业;戏曲博物馆也非常小,五分钟就转完了。从大门踱出来,才发现外面已是一片汪洋大海,颇有些斗转星移的味道。骑车回学校,一路都是雨后刚出炉的新鲜空气,看着二环主路辅路汽车堵成一锅饺子,心里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。